来源:浦东新区
(资料图片)
2017年起,每年的8月25日是“全国残疾预防日”。为了保障每一位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今年8月25日,“中国言语听觉康复科学与ICF应用研究院示范基地”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授牌,将从全生命周期提升儿童健康高质量发展,预防不必要发生的儿童言语听觉残疾。
创建于1947年的一妇婴,被市民家庭亲切地称为“上海大摇篮”,每年上海约有1/5的新生儿在这里出生。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和高龄产妇比例的增加,增加了高危妊娠的风险;此外,围产技术的提高使婴儿能够存活的孕周越来越提前,这些都会导致新生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副产品”,比如有相当比例的语言发育迟缓的高风险儿童。为此,一妇婴大力发展“孕-产-儿”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言语听觉康复科学与ICF应用研究院合作,成为其在上海地区的示范基地,为给更多儿童搭建起“安全栏”。
一妇婴妇幼保健部主任花静介绍:“我们首先要评估工具,对这些高危儿童进行检测,这在过去十年当中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因为早期康复的概念就是0到3岁,这是康复的关键期,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针对这样的高危儿童在早期监测、评估基础上尽早抓住一些蛛丝马迹进行康复干预,是以门诊的形式来开展,前段在儿保进行评估,后段由康复团队以门诊为基础进行及时康复。”
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0~6岁经治疗一年不愈的言语语言障碍儿童达329万。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言语听觉康复科学与ICF应用研究院作为全国唯一专注于ICF框架下言语功能评估标准的科研单位,此次在上海一妇婴成立其“示范中心”的同时,也在医院临床设立“言语康复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双方将实现人才、技术和服务人群的优势互补,将妇产疾病的子代康复作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重要的一环。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言语听觉康复科学与ICF应用研究院院长黄昭鸣坦言:“目前言语治疗师的培养还是以高校发起的,在美国将近3百多个高校都有言语治疗科,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的过程,而我们国内最大的问题是高校没有这样的专业,就导致我们从本科起点缺乏人才培养,言语康复治疗专业2004年在华东师范大学首创,目前扩展到将近十五六个学校招生这个专业,把高校理论环节和基层实践环节结合起来,使我们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实验实训和医院临床相结合,这样人才培养质量就提高了,让他们快速融进临床。”
记者了解到,ICF全称为《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又称国际功能分类),是一种国际统一的、标准化的术语系统,是对功能、残疾和健康状态的结果进行分类并提供参考性的理论框架。它也被称为世界卫生组织(WHO)近三十年来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在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被正式命名并在国际上使用的健康分类标准。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ICF)中国合作中心授权成立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言语听觉康复科学与ICF应用研究院,是全国唯一专注于ICF框架下言语功能评估标准的科研单位,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基于ICF的言语语言康复标准、质量控制、核心技术等,推进“中国言语听觉康复科学与ICF应用研究院示范基地”的建设,促使我国言语语言康复达到国际水平。
作为国内首个引进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诊疗技术的团队,一妇婴妇幼保健部积极开展早期运动发育的诊疗服务。科室面向本院出生的婴儿招募健康队列,在调查母亲孕期睡眠、营养和出生结局的情况下,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脑发育及睡眠健康等方面进行定期评估,对可能存在发育迟缓的孩子进行早期干预和健康促进,并且开展科学研究,以发现母亲围产期问题对子代健康的影响,为建立重点健康服务人群,更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监测和干预提供基础。
与此同时,一妇婴妇幼保健部于8月26日针对健康队列儿童的发育关键期提供义诊服务,免费为队列的儿童提供一般生长发育、运动协调能力、注意力、视觉等方面的评估以及针对性的健康促进,保障这些在一妇婴出生的宝宝们在体质健康和智能发展方面不输在起跑线上。
在义诊中,医生通过一般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评估、心肺检查等),运动协调能力的评估(大运动、平衡能力和精细运动),注意力评估(学习问题、注意力、多动冲动等),检查正常儿童并根据报告给予其营养、运动能力和注意力方面的促进指导;如果检查出存在相关问题,会做进一步复查。
标签: